发布日期:2025-05-25 20:53 点击次数:98
在岭南水乡
龙舟竞渡不仅是一场速度的比拼
更是一场声浪的较量
龙舟鼓作为龙舟的“灵魂节拍器”
激昂的鼓点指挥着扒龙舟人的每一次发力
凝聚起团队的精气神
而据媒体报道
珠三角地区80%的龙舟鼓
都来自海珠区大塘村的龙舟鼓厂
一过清明节
做鼓、翻新鼓的订单就接踵而至
鼓厂每天都忙到热火朝天
今天,就让我们跟随G仔的镜头
走进大塘村龙舟鼓厂
揭开手工龙舟鼓背后的“整鼓”秘笈
林永亮作为广州为数不多的手工龙舟鼓制作者之一,从事龙舟鼓制作已有27个年头,他将“龙舟鼓”称为“舵手”,“扒龙舟的人全靠听鼓点,所以龙舟鼓一定要响亮,假如自家鼓声被别人家的盖了下去,精气神没了,扒龙舟就要乱阵脚了。”
林永亮在广州番禺上滘选木、制鼓桶,然后再在海珠区大塘村完成蒙皮、粗细刮皮、试音打钉等工序。今年端午节前,林永亮已经做了30多个新龙舟鼓,并且维修了100多个旧鼓。林永亮说,做鼓27年了,粗略算下来,如今经他手打造的龙舟鼓也有小一千的数量了。
每年国庆节前,林永亮都要为下一年制作龙舟鼓备好料。除了选好木材,更重要的是挑好牛皮,“基本提前选好200多张水牛皮,最好的鼓皮是牛皮的后颈部位,皮脂少、疤痕少,不厚不薄,纤维韧性足够好,鼓声才能更加响亮。然后,在没有太多水分的日子里晾晒牛皮。”林永亮笑言,秋高气爽,能晒好腊肉的天气,就能晒好牛皮。
做一只鼓,要经过十几道工序,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体力活。年复一年,林永亮却并不觉得累,也不觉得枯燥,力求在每一道工序上精益求精。对于林永亮来说,难度最大的是“调音”环节,没有专门研修过音乐的他,在父亲言传身教下,再加上自己不断摸索,如何能让龙舟鼓飙高音,林永亮已经深得其中精髓,当中的“度”只可意会却难以言传。
林家龙舟鼓厂至今已经开了四十年,他们手工制作的大塘龙舟鼓火遍珠三角。林永亮是鼓厂的第二代传人,其父亲林伟潮做了半辈子龙舟鼓,原本是学习汽修专业的林永亮,在父亲的熏陶下,1998年刚毕业便从事龙舟鼓制作。
薪火相传,代代守护。林永亮说,小时候看到父亲在家做龙舟鼓,自己会搭一把手。如今,儿子上学放假回来,也会帮忙做鼓打钉,“当年父亲对龙舟的一切都很着迷,后来认真研究如何做龙舟鼓。父亲走的时候跟我说,鼓一定要做下去的,不能停。”对于林永亮而言,这不仅是一份生计、一门手艺,也是一种情怀与传承。
一张张晒透秋阳的水牛皮
一次次手工调校的音律
是匠人对传统的敬畏
是父子间无言的传承
更是一个节日、一方水土生生不息的回响
今年珠三角各地端午龙舟活动
已陆续开锣
来自海珠的龙舟鼓
又再次代表各地出征
龙鼓响起 威武四方
点燃勇往直前的龙舟精神
想去现场感受的小伙伴
赶紧收好海珠睇龙舟攻略↓
龙舟相关活动日程(部分)
有兴趣的街坊记得
收藏!转发!打卡!
部分来源丨新快Plus、广州日报
图源 | 谢惠强
编辑丨杨枝甘露
校对丨林妹妹
初审丨阳倚西楼
复审丨田心君
签发丨吴美美
投稿邮箱 | haizhujun@qq.com